舊物新念 eco arts media

【可持續藝術率先睇】舊物新念——藝術家向修補的時代致敬:舊物的溫度與修補工藝之美

在物質充裕的消費時代裡,你對舊器物還有多少執著?與昔日「修」和「補」的習慣相比,如今的世代更傾向「丟」和「買」的消費模式。「新」的事物湧進生活,使修補的年代藏在角落,鋪滿厚塵。為讓被遺忘的年代再次被看見,位於淺水灣的Artspace K舉辦了「舊物·新念——藝術家向修補的時代致敬」。是次展覽彷如一道清風,吹起了塵封的舊日。

是次展覽邀請了9位來自香港和台灣的藝術家,包括安泰(戴佑安)、呂學宜、祁連、段安國、 胡志華、陸珊、陳冠安、陳凱明、許俊傑,一共展出86件作品。這些展品運用了不同創作方式,如金繼、鋦瓷、微型藝術、皮雕、油畫、水彩藝術等,緬懷並讓大眾重新關注式微的傳統修補工藝,珍惜物件承載的溫度與故事。

以下將主要講述四位藝術家:安泰(戴佑安)、段安國、胡志華和陸珊在是次展覽中展出的藝術品,讓大家一窺修補的故事。

安泰(戴佑安)——「修補」與「填補」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香港藝術家安泰在是次展覽中展出了微型藝術作品「修繕——人·情·味」,結合人情、物情等元素,訴說成長過程中不斷經歷需要修補的關係。他以沉重的水泥為材,每件藝術品都有約六公斤的重量,象徵每個生命階段固有的沉重。而斑駁的牆身以不同樣式的紙作拼貼,是仿效了以前「糊紙」的修復工藝,讓觀眾認識以前的修補工藝。另外,他亦在作品中強調「修補」與「填補」的不同。在面對剝落的牆身時,如今的我們或會選擇利用水泥來直接填補損壞的部分,但在昔日的修補時代裡,人們則會選擇細心地用紙來修補裂痕。在他看來,「填補」是一種毋需花費心力的行為,與需要用心的「修補」是截然不同的,暗示了每段有裂痕的關係都需要用心修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每一份食物都搭配最適合的食器。置身於浪漫且靜謐的空間,健康綠色的食物帶給味蕾以獨特的體驗,沉澱著故事的食器也讓食客享受著簡樸的美感。食畢、飲畢,食客的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一齊獲得極致的享受。

段安國——皮雕的溫度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台灣藝術家段安國專注於皮雕藝術30年,他認為「皮」應是一種很普通的材料,這種普通與人們的日常息息相關,就如日記一般,能夠記下重要的人事物情。他所展出的四件作品:《老鞋匠》、《補破網》、《鐘錶師》、《補胎》,以「人」為主體,表達了文化、情感及人性。每件作品所呈現的修補時刻,在藝術家專屬的創新皮雕技法下變得栩栩如生。他活用皮革獨有的肌理感和天然的皺摺,塑造出飽經風霜、充滿故事感的老人角色,引人想像修補當刻人的心裡狀態以及他背後的故事,將修補的情感表現出來。

胡志華——舊香港的修補工藝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胡志華生於香港,成長於人人仍然熱衷修補的時代,那些對於現代年輕人十分陌生的修補工藝依然活現於他的腦海。他在是次展覽中展出15件速寫和水彩的作品,描繪出如今已難再見的傳統修補工藝,將昔日香港的味道呈現到觀眾眼前。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感,所表現的皆是藝術家本身的故事。他認為速寫和寫生重要的是將真實的一面帶予觀眾,而昔日的香港街頭,人們為節儉而自行修補物件,這樣的故事對藝術家而言則是最真實不過的經歷。他將這些經歷重現於紙上,希望喚醒人們對舊日香港的修補回憶。

陸珊——生命的縫補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可持續藝術率先睇,舊物新念

在香港大學研讀心理學出身的陸珊對人的心理健康很感興趣,她認為修補除了是人與器物之間的關係外,也是人與自身的聯繫。她於是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以「鋦瓷」的表現方式修補充滿裂痕和創傷的大腦和心靈,敘述了縫補生命的過程同時也是自我反省和療癒的過程。她的作品從自行燒瓷開始,白瓷象徵人剛出生時純淨的心靈,到破碎、產生出隨機裂痕,再到運用傳統鋦瓷工藝修復碎片,最後運用傳統釉上彩,令物件在修復後仍有趣味和色彩。她的作品除展現中國古老修補藝術外,亦彰顯出藝術家本人對「修補」的理解。

以上四位藝術家的展出作品僅為其中一部分,在場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均能讓人重新思考物件的意義,了解修復工藝之美,珍惜如今擁有的一切。當我們在面對變得陳舊或破碎的器物時,不妨思考它背後的故事,讓物品背後的情感和記憶得以延續,賦予它們新的價值。

除藝術品的展出外,是次展覽亦設有三場展覽活動,讓大家認識皮雕藝術以及「金繼」、「鋦瓷」的傳統修復工藝。詳情如下:

「皮雕」藝術分享及示範 (普通話) 
藝術家 : 段安國
日期 : 9/3/2024 (六)
時間 : 2:30 – 4:00 p.m.
費用 : 免費參與

簡易「金繼」體驗工作坊 (粵語)
藝術家 : 洪傳驊
日期 : 6/4/2024 (六) – 第一場 
          20/4/2024 (六) – 第二場
時間 : 2:30 – 5:00 p.m.
費用 : HK$800 / 每人及每場 (含物料費)
*參加者需自備一件部分破損,修復後不再食用的陶瓷器具,如杯子、小碗及小碟子, 尺寸約 15 x 15 公分(cm) 以內。

「鋦瓷」藝術分享及示範 (粵語) 
藝術家 : 陸珊
日期 : 4/5/2024 (六)
時間 : 2:30 – 4:00 p.m.
費用 : 免費參與

報名網址:www.artspacek.org

展覽詳情:舊物·新念——藝術家向修補的時代致敬
展覽日期:2024年3月6日至2024年6月23日
展覽地點:Artspace K 香港淺水灣道 109 號 影灣園商場 G105-106
藝術家:安泰 (戴佑安) 、呂學宜、祁連、段安國、胡志華、陸珊、陳冠安、陳凱明、許俊傑

References

Artspace K. (2024). 舊物·新念——藝術家向修補的時代致敬新聞稿. Available at: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ure7mkApkzZGSwctICvrhXeQwJr9nTkp/view?usp=drivesdk

Artspace K. (2024). 舊物·新念——藝術家向修補的時代致敬 作品目錄. Available at: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hCix1GSqlXLlTE5zFwdt0bF5Bn_5Pjgv/view?usp=drivesdk


Written by Sammi. KV created by Kar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