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【可持續藝術率先睇】暖房之約:數碼世代的可持續思考,「藝術科技」還是「科技藝術」?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科技與藝術就如人性的端與端,當它們相接,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?創新科技為生活帶來無限可能,在藝術創作上,科技也擴闊了藝術家對世界的想像,讓藝術的表達形式走進另一紀元。如今香港科技園創科體驗館與7個本地和國際的藝術單位合作,呈現展覽《暖房之約》。在逾370平方米的沉浸式創科體驗空間內,你將能看見初創企業、尖端科技和自然生態的交融匯聚,帶領觀眾重新思考可持續發展和創意產業的未來路向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這次展覽受候鳥尋覓理想棲息地的特性所啟發,探討當今生態問題的同時,也暗示了初創企業的無畏冒險家精神。而展覽標題中的「暖房」,一是指出了全球暖化的核心主題,二是暗示初創企業成長所需的土壤。《暖房之約》中設有十個展區,展示超過30件多媒體互動展品,運用不同藝術科技揭示藝術家們對於自然生態的看法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首先是François Quévillon創作的《Refuges》,他的創作一直探討環境變化、社會問題和科技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,尤其是有關氣候變遷和海岸侵蝕的主題。而《Refuges》是一件無聲的錄像藝術作品,紀錄了沙丘、潮汐和候鳥的瞬息萬變。在汪洋之上的一處沙丘,潮水四方八面湧來,似是要淹沒候鳥的落腳點。這種岌岌可危之感就如現今人類的處境,隨著全球暖化水位上升,氣候難民就如失去陸地的候鳥被逼離開家鄉,讓人深切反思氣候問題的迫切性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第二件作品是Wyatt Lau的《Restoration 恢復》,在環繞的屏幕上,觀眾代入雀鳥的視角,走進山壑之間,尋覓棲息地。在不斷變化的動畫影像中,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季候鳥和其他物種正在面臨的危機。透過這件作品,觀眾可走進藝術家想像的世界,了解他對當下問題的真實想法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再是由Kachi Chan創作的《Perch 棲息》,他與香港觀鳥學會合作,取得10種鳥類的飛行數據。機器學習這些數據後,便透過動畫來重新演繹這些遷徙行為。走進這條隧道之中,觀眾可以從藝術科技的角度重新理解候鳥的行為模式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我們常說「雞蛋易碎」,雞蛋可謂是脆弱的代名詞。但Elaine Ng和Kenny Wong創作的《Shield 後盾》將雞蛋殼改造成環保物料,設計成一面雞蛋殼磚牆,表現出雞蛋不為人知、堅硬的一面。大多數人或許都沒想過,雞蛋其實是一種名為碳酸鈣的堅硬物料,更不會想到將這種容易發臭的廚餘轉化成日常素材。但他們正正透過科技賦予雞蛋殼別樣的意義。
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暖房之約 eco arts media

最後的焦點作品需要你抬頭望向半空,那對由機械所組成的翩翩鴻鵠,在密閉的空間裡發出窸窸窣窣的拍翼聲。這種拍翼聲由它們身上機械齒輪轉動而來,讓人彷彿能夠從精密的金屬結構中聽到機械的生命。由Joseph Chan和Kenny Wong創作的《與撲翼機童星》也特地設計了一個發電的地板,能夠偵測耗電量,也能夠透過踏板發電,與觀眾互動。

創新的科技為人類開拓出未知的領域,突破實體空間的局限,也打開了可持續的新篇章。科技與藝術之間,應該是「藝術科技」,還是「科技藝術」?走進「暖房」之中,齊來探索兩者的無限可能!

References

Carson Lin. (2024). 藝術科技展覽《暖房之約》|在暖房中的對話. 美紙. Available at: https://artandpiece.com/852/藝術科技展覽《暖房之約》-在暖房中的對話/

Carson Lin. (2024). 藝術科技展覽《暖房之約》|來一場創科藝術探索之旅. 美紙. Available at: https://artandpiece.com/852/藝術科技展覽《暖房之約》-來一場創科藝術探索之/

香港科技園. (2024). 藝術科技展覽「暖房之約」. 香港科技園創科體驗館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hkstp.org/zh-hk/park-life/experience-centre

Written by Sammi. KV created by Joyce.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