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CO ART WALK 2025 #藝境遊 #藝境觀塘】GREENIES:行多一步 工廈尋寶 了解二手時裝嶄新如初的背後
Research & Written by Sammi Chun. KV created by Minami Leung.
這些是「廢物」?「古著」?還是「二手衫」?
是「二手衫」還是「古著」?同樣是二手時裝,一字之差,帶給你怎樣不同的感覺?位於駱駝漆大廈的GREENIES,是一個二手衫寄賣平台,為所有願意為環境多走一步的人提供一個原價三折左右的二手衣櫥。看到一件件時髦且光鮮亮麗的衣服,又有誰會料到這些都是不被需要的「廢物」?
|疫中反思 從寄賣者到寄賣店主|
相信疫情中足不出戶的日子對許多人而言仍然歷歷在目。在那段時光裡,不少人都會周遭的環境有所感悟,店主Sharon也不例外。在家辦公時,家中的衣櫥成為她的每日風景,日復日中,她發現自己有許多衣服在購買後都未曾穿著,甚至有一些連標籤也未拆。與其擱置在家,她相信坊間會有更好的處理方法,因而開始了寄賣。但在寄賣的過程中,香港二手衫寄賣店的體驗卻未盡人意。當她把家中的衣服帶到其中一家二手平台寄賣時,有一半的衣服都因款式不合而被拒收。及後她反思本地與海外二手衫平台的差別,便萌生出成立一個全新二手衫寄賣平台的想法。加上她想到:「我大學嗰陣讀環境科學,environment awareness已經較一般人高少少,但依然有咁多浪費嘅時候,其他人又會點?」於是更肯定了她成立GREENIES的想法,希望能夠為衣服尋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主人。
|GREENIES 為環境行多一步|
觀塘駱駝漆大廈的「GREENIES’ CLOSET」。
店名GREENIES實際上是指願意為環境多走一步的人,而位於觀塘駱駝漆大廈的Greenies’ Closet,正正是Greenies的一個衣櫥。在這裡每一件衣服都會經過處理,讓它們看起來如同新衣一樣,才會放到店面寄賣。
GREENIES的「品牌名單(Brand List)」制度。圖片來源:GREENIES
在挑選可寄賣的衣服時,GREENIES除了會考慮衣物狀況,更是十分獨特地設立了「品牌名單(Brand List)」的制度,即限制接收的衣服,寄賣者也會根據寄賣衣服品牌而有不同的回贈。在營運初期,他們未有限制接收衣服品牌,導致出現大量的劣質網購衣服。當她希望推廣可持續概念並強調衣服耐用性時,繼續接受這些衣物的話便會與成立初衷有所衝突。因此「品牌名單(Brand List)」的出現確保了衣服質素,同時保障了顧客和寄賣者的權益。
此外,GREENIES的店員會向每位蒞臨的客人講解他們的價值觀,讓顧客知道GREENIES的由來,以及當今時尚浪費程度之嚴峻:「原來而家嘅時尚浪費,已經去到大家唔要嘅衫都可以同新衫一模一樣。」他們十分希望來店的客人能夠帶走一件合適的衣服,因此店內也設有試衣間,盼能讓每件被帶走的衣服都能發揮它們的價值。
|以時尚點起可持續企業的可能|
重用的衣物標籤。
除了希望啟發每位來到的客人外,GREENIES也希望啟發到不同企業,在營運時思考每一環可以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。GREENIES以「零生產」作為他們的營運模式,每一塊掛在寄賣衣服上的標籤皆會重用。另外,由於不少寄賣者將家中衣服帶到GREENIES寄賣時會連同原本包裝衣物的包裝袋交給GREENIES,因此顧客來到GREENIES選購時如果需要包裝袋,他們也能夠以「零生產」的方式提供。他們在成立之初便已經深刻思考營運時能夠如何減少生產和浪費,他們希望這種思考模式能夠普及到更多當今產業,不要總以經濟收益為優先考量。
GREENIES裡待發掘的「寶物」。
作為香港其中一家初創二手寄賣平台,GREENIES很感激一直願意支持他們的寄賣者。從網上走到門市,從疫中走到疫後,他們一路上並不容易。哪怕是在二手衫概念不普及的觀塘區,他們也希望GREENIES的空間能夠讓更多人認識「Second hand first」的概念:「唔係話所有嘢都一定要買二手先叫『環保』,而係大家可以先喺二手市場睇一睇,如果真係冇先去買新嘅嘢。」。這次ECO ART WALK與GREENIES合作,讓參加者在觀塘區和GREENIES內「尋寶」,把循環時裝帶到參加者眼前,呈現能夠滲透於日常的可持續生活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