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AW2025_valarie ho

【ECO ART WALK 2025 #藝境遊 #藝境觀塘】Valerie Ho:俱收並蓄 施以成「飾」 本地取材的首飾藝術家

Research & Written by Sammi Chun. KV created by Minami Leung.

閃閃發亮的東西總會吸引人的目光,首飾更是一個人在打扮時絕妙的點綴。當許多人都追求首飾帶來的奢華美感時,在地化的首飾或許能夠予人不一樣的個人風格表現。何藹盈(Valerie)以首飾作為她主要的藝術創作媒介,又以石頭、金工作為她最喜歡的素材。首飾與文化之間有何聯繫?石頭又能如何訴說可持續的故事?

|首飾的敘述|EAW2025_valarie ho

Valerie的首飾創作過程。圖片來源:Instagram

自2018於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後,Valerie在2021年赴美進修了金工和首飾創作的MFA。這期間,她曾接觸過無數媒介,例如玻璃、陶瓷等,卻沒有一個媒介能夠媲美首飾帶給她的震撼。對她而言首飾能給她最大的發揮空間,她也被首飾的可塑性深深吸引。透過首飾,她能夠表達自己對環境和周遭議題的看法與感受,也往往喜歡在香港本地取材,呈現本土文化。「首飾係一種會主動邀請人去欣賞嘅媒介,當你戴起佢,通常你都唔需要講你係一個點樣嘅人。」在每一件飾品的搭配下,毋需透過語言便能知道一個人的穿著品味、個性、文化背景等。首飾更能夠幫助人表達自己的個人故事,突顯自己的人格魅力,使人變得更立體。

|指間的「石頭記|

但說到首飾,大家或許會將它與「珠寶」劃上等號。然而,在Valerie的創作歷程上,璀璨奪目的寶石、珍珠並非她的摯愛。相反地,她把目光放在一塊塊不起眼的碎石上,思考如何把他們轉化成飾物。她對石頭的情愫源自每一段遊山玩水的經歷。香港有無數青山綠水,每次到這些地方遊玩、看到一些有趣的石頭或貝殼,她便會把它們拾回家。囤積多了,她便開始好奇這些石頭能否運用到創作中。

EAW2025_valarie ho

何藹盈《觀石記》。仔細觀察,你會看到些什麼山景?圖片來源:JCCAC

「當你拎起一塊石頭,一開始會覺得佢好細。但只要再仔細觀察,就會發現佢其實同周圍的地形好似。」石頭最特別的地方,在於它能夠表現地方的獨特性。「須彌納芥子,芥子納須彌。」——是每一塊碎石的特性。哪怕是再微細、再不規則的石頭,端詳過後也能看出地質構造的背景,表現方寸之間的維度。走近看看她的藝術創作,你又能否聯想到這片山崖碎片原本來自哪裡?

|石頭與觀塘|

EAW2025_valarie ho

曾經的裕民坊。圖片來源:端傳媒

由於外婆居於觀塘的緣故,Valerie與觀塘的淵源深厚。她見證著裕民坊從拆卸到重建的變遷,因此認為「石屎」是最能夠代表觀塘的一種石頭。從林立的工廠大廈到水泥地的街道,「石屎」總能夠表現出觀塘充滿工業風的建築特色。是次與ECO ART WALK合作,她也希望能夠在觀塘取材,結合一些現成物,重新製成飾物,表現觀塘的在地感。另外,在製作首飾時,耗材是無法避免的問題。好好運用這些耗材,便能體現出飾物中的可持續性。

這次的合作對Valerie而言是一個重新認識香港、認識觀塘的機會。她認為對不少本地藝術家而言,是次ECO ART WALK能夠連結起他們與本地不同店舖。她也希望來到的參加者能夠對香港藝術家有更多了解,認識他們的創作,並嘗試從藝術家的角度理解香港、理解觀塘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