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CO ART WALK 2025 #藝境遊 #藝境觀塘 】蕭文衍:以城市「竹」跡 構出無限可能性 December 8, 2024 admin No Comment 37 Views Share on Research & Written by Opal Ho, KV created by Kara Lo.竹棚是香港一種常見的建築技術,常見於在建築物外牆以竹枝搭建一個平台,讓建築工人進行高空工作。在藝術家蕭文衍Manfred @maaanhin 的社交媒體中,不難發現他紀錄了城內不同結構的棚架。他在日常觀察四周的棚架有助他平常利用竹創作出不同藝術品。Manfred本來修讀設計,但他在大學三年級時希望能夠「跳出」十五吋的螢幕進行創作,於是便毅然選擇了與結構藝術有關的方向,「落手落腳」設計藝術品。現時他以新式傳統創作為主,善於融合大自然和藝術元素。擅長以竹枝創作藝術品的創作者蕭文衍。「不受控」的創作材料Manfred的創作材料圍繞著來自大自然的材料,例如是竹和木。他十分講求以工藝方式和植物的特性互相呼應和連繫,以創作帶出它們的特性。「可能性」和「可塑性」是Manfred創作時的宗旨,除了以不同材料碰撞出不同可能性,他亦會利用自己以往協助籌辦藝術展覽的經驗,思考如何以新的組裝方式呈現作品的不同形態。Manfred在創作時會細心分析材料的特性,充分發揮它們的優點。Manfred認為材料能幫助作品訴說不同的故事,例如日本和台灣都各有不同的木材。雖然有時在香港獲得的材料未如他所想,他仍會想用本地木材,傳遞香港的故事。「我喜歡用竹和木創作,因為它們無法被控制。在創作時它們不一定『聽你話』。這些竹枝和木材本來都有自己的生命,只是它們的生命結束後,才成為我們眼中的材料。另外,他們外表和內裏發生的事可以截然不同。例如看見適合創作的樹枝時,可能我撿起後才發現它不夠硬或是被蟲蛀了,不適合創作。這些是我喜歡以這些物料創作的原因。」雖然以天然材料創作有一份不確定性和難以控制,但這正正是吸引Manfred的特質。2021年的作品《溫床》,主材料為撐篙竹。觀塘出奇蛋對Manfred而言,除了竹和木,觀塘亦一樣擁有外內不同的特點。「觀塘在外看來有許多工廠大廈,但只要走進去,便會發現裏面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小店。這種感覺就像打開不同抽屜一樣,可以看到林林總總的東西。」觀塘工廈就如他在上文所提及的樹枝一樣,只有親身接觸,才能揭開它的神秘面紗。儘管它看起來是工業用的地方,它卻是本地小店立足之地,帶給人無限驚喜。「我認為觀塘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,同一時間可以有許多不同事情在發生。例如觀塘的中心有很多工廠大給人繁忙的感覺,但一街之隔便是觀塘海濱,是一個讓人放鬆和享受me-time的地方。每條街道都有著細的差距,帶給人不同感受。」觀塘的景象和氣氛隨著不同街道而千變萬化,就如Manfred的創作材料一樣雖然捉摸不定,但充滿無限驚喜。氣氛悠閑的觀塘海濱和後方密密麻麻大廈相映成趣。為植物添置新衣「除了棚架外,我近期亦多留意了盆栽和樹木的結構與形態。我發現把植物縮小,它就是一個盆栽;把它放大,它就是一棵能夠在城中留下足跡的大樹。」用作種植的盆就像是植物的衣物一樣,不同種類的植物配搭不同物料、設計和尺寸的盆便能為植物呈現不同的感覺,演變著恆河沙數般的可能性和變化。「我認為光合作舍有很多陶瓷盆和植物的選擇,我一進來便已感到目不暇給。因此,我很期待我的作品能夠與這裏的盆栽,在不同的空間碰撞出其他可能性。」Manfred與光合作舍內的植物。想知道Manfred如何融合盆栽和竹、木等龐大的材料?記得參與藝境遊ECO ART WALK 2025一探究竟!